凉风渐起,宝宝“秋冻”有讲究!
- 时间:
- 浏览:530
- 来源:汉中华兴妇产医院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可以达到十多度,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所以白露时节更要注意养生养护,尤其是家中有小朋友的。老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么,宝宝如何“秋冻”更健康?
一、秋冻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①天气由暖转冷,宝宝需要一个冷适应期,适度的秋冻,让宝宝的机体有个缓冲、调整的时间,最后完全适应寒冷的天气;
②秋冻能促进宝宝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③秋冻可以让宝宝机体的大脑皮层、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一并调动起来,协调起来,活跃起来,抵抗力、免疫力、耐寒力就会增强,让宝宝更好地适应寒冷;
④在逐渐变冷的环境中,宝宝经过了秋冻,接受了适度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其耐寒能力,更好的健康过冬。
二、宝宝秋冻的“四大”要领
1.不同年龄,“冻”法各异
0-1岁婴儿:入秋后只需单衣薄被,且不要紧包紧裹,衣带要宽松,被褥需轻柔,便于宝宝肢体舒展活动;当室温降至20℃以下,可穿夹衣,盖夹被。
2-3岁幼儿:秋天宜穿纯棉贴身衣裤,易于吸汗。随着温度下降,可单层加衣,不要给孩子穿化纤衣服,因为化纤衣服易产生静电,它会加重皮肤的干燥,而且化纤衣服不透气。
3岁以上儿童:活动量可适度增加,秋季更不能穿厚衣、高领上衣,活动时可穿单薄的运动服。
2.秋冻要循序渐进
“秋冻”是指秋天开始时进行的机体锻炼,但是倘若气温急剧下降,仍然坚持秋冻,不但难以增强孩子体质,还会诱发疾病,轻则感冒发烧,重则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甚至是肺炎。父母要灵活应对突变天气,适时给孩子保暖,毕竟孩子的体质不及大人,是无法受得住折腾的。
3.秋冻要因人而异
孩子能否秋冻,一定要以他的体质为主要参考指标。患有先天性疾病、哮喘、慢性胃肠疾病、肺炎、气管炎、贫血、体质较弱、营养发育不良等孩子最好不要进行秋冻锻炼,因为他们对气候敏感,早晚温差大特别容易感冒,盲目秋冻只会增加不适。
4.宝宝秋冻指标参考
1、昼夜温差:若昼夜温差小于8度,无需特别添衣,但倘若超过10度,就需要及时添加衣物;
2、室内外温差:如果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2-5度,建议无需添衣。但倘若温差超过7度,必须要给孩子添衣,以防感冒;
3、观察孩子:如果孩子出现了气喘、汗多、面红等症状,则说明穿的太多,要稍稍减少衣物;反之,若面色发白、流鼻涕、打寒战、手脚发凉,说明孩子感到冷,需要添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