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漏尿了,盆底筛查却正常,咋回事?
- 时间:
- 浏览:698
- 来源:汉中华兴妇产医院
经常会有人问:患者明明有咳嗽漏尿的症状,结果盆底筛查Glazer评估结果却显示所有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这是咋回事?在线等,急!
是Glazer评估做的不对或者结果不准确吗?不是的。其实,漏尿这个“锅”并不能全由盆底肌来背,出现了漏尿,盆底筛查结果却是正常的,我们就需要以下几个方面找找原因了。
一、结缔组织受损
阴道、肛提肌及其周围的筋膜韧带和前、后的骨性结构共同构成了盆底的“吊床”样结构。正常情况下,当咳嗽、打喷嚏等使腹压增加时,肛提肌会非常迅速地收缩,周围的筋膜、韧带会拉紧“吊床”结构,尿道被压扁,尿道内压增加,能抵抗升高的腹内压,从而控制尿液排出,尿液不会溢出;如果“吊床”结构被破坏,肛提肌松弛,韧带或筋膜弹性降低,腹压增加时,尿道不能正常闭合而增加抗力,漏尿就会发生。这也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机制。
由此可见,当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增加,这时候需要盆底肌和筋膜韧带协同合作来增加尿道内压,只要尿道内压大于膀胱内压,就不会有尿液漏出。
也就是说,如果盆底肌没问题,仍然出现漏尿的情况,有可能是周围的筋膜、韧带等结缔组织可能受损了,而筋膜、韧带的异常盆底筛查时无法检测出来的。这种情况,仍然需要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盆底肌肌力可代偿筋膜韧带张力的不足,让“吊床”结构变得更加稳固。
二、控尿反射减弱
肌肉的活动是离不开神经支配的。正常人在发生腹压增高的动作之前会同步收缩盆底肌,这一技巧称为“The Knack”,而这一神经反射被称为控尿反射。有的人通过盆底康复,“吊床”支持结构已恢复正常,但仍存在咳嗽漏尿的情况,可能就是因为咳嗽时不能同步收缩盆底肌。这种情况下,通过控尿反射的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漏尿症状。咳嗽前应先收缩盆底肌,再咳嗽。
三、激素缺乏
尿道上皮、尿道括约肌系统、尿道括约肌支持系统中都存在大量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可促进尿道上皮的成熟,促进尿道黏膜下血管的生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的下降,会让尿道的黏膜出现萎缩的情况,尿道黏膜下的血管也变得稀少,这样就会导致尿道封闭的力量变得更弱,尿道的张力也会随之下降,自然就没有办法去对付那些比较强的外力。
因此,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突然增加时,就会出现漏尿情况了。这就好比水龙头,就算拧紧了,但如果出水地方的橡胶垫没有封闭好,也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补充雌激素治疗对SUI 的临床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而卵巢早衰,绝经过早的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较正常绝经年龄妇女显著提高。
四、尿道括约肌缺陷
女性尿道括约肌是由尿道横纹肌括约肌、尿道平滑肌括约肌和尿道固有膜等结构, 共同参与组成的一个构造精细而有序的尿道括约肌复合体或称尿道括约肌系统。尿道括约肌系统解剖或功能缺陷也会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所以,当患者有尿失禁症状,盆底筛查Glazer评估报告指标却是正常的,你知道该怎么跟“她”解释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