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普通感冒,怎样区分和预防?家长们一定要知道!
- 时间:
- 浏览:475
- 来源:汉中华兴妇产医院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化较快,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儿童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乍暖还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所以咳嗽、流鼻涕、高烧等现象普遍增加。
很多家长会想:孩子感冒很常见,吃点药就好了。可是,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真的只是简单的“感冒”吗?
不不不,小心孩子已陷入“流感”的魔掌之中!快跟随和美君来了解“儿童流感”这些事吧!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
“流感”并不是流行的感冒,不是得的人多了就能叫“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1
流行程度不同
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称的“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可能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冬、春季节更易发生。普通感冒多数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传染性极高,可以短时间内在大范围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见于冬季。
2
症状不同
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
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如无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5~7天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有:
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病轻者可2~3日恢复,重者1~2周,也有病程迁延1月者。
3
传播途径
主要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携带流感病毒,但还未病发的人群)。
传播途径: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和接触传播。
空气飞沫(咳嗽、喷嚏)
患者分泌物(体液)
病毒污染物(茶具、食具、毛巾)
抠鼻黏膜
4
易感人群
儿童:婴幼儿流感样症状不典型;
老人:因多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原发病,病情较重;
孕妇:易于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免疫缺陷者:易于出现肺炎,病死率高;
肥胖:BMI>30。
5
如何帮助宝宝预防流感
勤洗手
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孩子的衣服要勤洗勤晒,同时让孩子养成饭前饭后洗手的好习惯,不食用不卫生的食物。
大量喝水
多喝水可使口腔和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缓解发热。
减少焦虑和压力
孩子生活、学习压力大会引起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泌上升,导致免疫系统反应降低。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留出休息、娱乐时间,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睡眠充足
儿童每天需要10~14小时睡眠时间,而且需要在没有夜灯的黑暗环境中,才能保证褪黑激素分泌,使他们得到充足休息,从而增强免疫力。研究证明电磁频率会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家长尽量不要在儿童房间内摆放电子设备,或者在睡前拔掉插头。
适当运动
天气好时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能够提高孩子身体体能,增强抵抗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