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好意思!产后这个尴尬问题,女性必须面对!

  • 时间:
  • 浏览:845
  • 来源:汉中华兴妇产医院

  生娃后,盆底肌咋的啦?

  越来越多的产后妈妈会遇到

  这样的尴尬时刻!

  打喷嚏,漏尿!

  跳一下,漏尿!

  笑一下,漏尿!

  咳嗽一下,漏尿!

  听到流水哗哗声,

  已经控制不住自己,奔去厕所。。。

  阴道松弛、夫妻生活不和谐、

  小腹坠涨感、尿频、便秘、

  腰背酸痛、子宫脱垂等不适……

  这些都是盆底肌功能障碍的表现!

  说到盆底疾病,很多女性朋友对此并没有什么概念,甚至不知道盆底还会生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肌肉和筋膜组成的,就像吊床一样,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我们的排尿、排便、性生活等多项生理功能。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变薄,从而引发的盆腔器官位置和功能的异常。

  盆底功能障碍原因

  妊娠、分娩、难产、盆腔肿瘤、子宫和阴道手术、绝经后卵巢功能的丧失、性激素缺乏等等。

  已婚、已育妇女的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30%-40%,四五十岁的病人最集中。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很多人不知道,中老年时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很可能是几十年前分娩损伤引发的。


  so,盆底肌康复谁都跑不了

  修复盆底肌的黄金时期是产后42天至半年之内,如果不及时做修复治疗,则容易使阴道处于危险的半开放状态,增加生殖道的感染几率,引发多种妇科疾病。如果受损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盆腔器官脱垂,包括膀胱膨出、尿道膨出、阴道脱垂、子宫脱垂等等危险后果。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

猜你喜欢